首页第45周M指数来袭:进口、国产影片比拼火热进行

第45周M指数来袭:进口、国产影片比拼火热进行

未知

1905电影网专稿上周共上映9部影片,大盘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一周里,全国院线放映总场次达265.5万场,周票房达4.26亿元,观影人次约1082.5万人次。截至11月11日,2024年中国电影年度票房突破391亿元。

一周M指数榜单

市场指数TOP3

口碑指数TOP3

传播指数TOP3

《焚城》《那个不为人知的故事》《老枪》

一周M数据观察

本周电影市场《焚城》《毒液:最后一舞》等老片引领大盘:电影《焚城》M指数传播指数位列第一,五个维度单项指标均在前三。

随着电影口碑逐步发酵,视频平台和社交平台热度持续高涨,打破了《毒液:最后一舞》蝉联两周的周票房冠军。

电影《毒液:最后一舞》上映19天,排片占比仍保持第一。传播指数热度有所回落,但视频平台热度不减反增,最新发布的单条短视频高达13万点赞量,怪兽题材、动作惊悚类型的老牌IP仍具有相对下沉且广泛的市场需求。

反观上映的9部新片,整体表现则稍显乏力:同样主打动作、喜剧的好莱坞大片,虽然有“美国队长”“”等好莱坞明星加盟,影片市场表现却不如上映17天的。

由于影片西方节日主题与中国观众存在文化上的差异,剧作上陈旧老套,宣发层面难对中国观众“投其所好”,M指数传播热度值较低,用户倾向指数更是跌出10名开外,仅以好莱坞大片这块“金字招牌”就能垄断市场的时代早已过去,类型的内容升级迭代迫在眉睫。

其次,电影《那个不为人知的故事》的市场表现颇为亮眼,其中专业媒体关注度和视频平台传播度均位列第一。

陈铭生与杨昭凄美爱情故事相关短视频平台点赞量破70万次,随着“见证礼”“首映礼”活动上榜微博热搜,社交媒体热度达到本周峰值。

然而口碑指数位居第16名,单日票房更是断崖式下跌。再次证明影片自身质量过硬才是根本,即使有着原著书粉背书和前期营销造势,也无法改变观众用脚投票的事实。

除此之外,两部提前开启预售点映的新片作为分别关注职场与女性话题的现实题材影片,传播指数超越了多部正式上映的新片。

其中电影《胜券在握》通过扫楼、超前观影等活动在社交媒体热度上博得关注,电影《好东西》路演后上榜多个微博话题,热度持续攀升,更有#好东西早看早享受#等相关话题提前发酵,给影片未来正式上映打好了口碑基础。

一周M数据评析

本周我们邀请到了中央戏剧学院教授李铭韬为我们评析一周大数据。

《毒液:最后一舞》在中国市场连续三周表现强劲,新片《红色一号:冬日行动》却未能引发观众兴趣,三天票房仅1400万。这种同档期内两部好莱坞大片的差异化“境遇”,反映出好莱坞引进片在中国市场内容升级的迫切性。

2024年已有30多部好莱坞影片引进中国,从票房前十来看,呈现三大特点:

1

类型偏好和受众年轻化

中国观众对特定类型、熟悉IP如怪兽片等仍保持需求,趋势与全球市场一致。

2

IP续作主导,创作保守

票房前十主要为IP续集,原创作品稀缺,未出现如这种现象级原创作品或突破性续作。

3

IP“剥削”现象明显,审美疲劳加剧

如《哥斯拉大战金刚2:帝国崛起》《毒液:最后一舞》主要靠IP“剥削”,导致口碑与票房脱节,观众审美疲劳愈发明显。

好莱坞大片在中国市场影响力削弱

自2019年《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创下票房纪录后,好莱坞大片在中国市场表现呈断崖式下跌,北美及欧洲市场表现也不再强势。随着中国本土电影质量的提升、观众审美趋向成熟,传统好莱坞大片“视觉奇观”的吸引力、情感共鸣和“自我”认同感在逐步减弱。

未来挑战与应对策略

随着外片引进力度的增强,六大国际电影公司在今年的横店国际影片交易会上推出了明年的多部新片。面对本土电影的竞争、观众审美多样化、在地文化差异等挑战,好莱坞需深入理解中国市场的复杂性,采取以下应对策略:

1.本土化创作策略:

通过合作、合拍等方式融入中国元素;

2.提升文化敏感性:

尊重本土文化,加强与观众的情感连接;

3.市场调研与精准营销:

深入研究中国电影档期和观众需求,制定更精准的营销策略。

一周新片推荐

本周推荐的影片:

《胜券在握》

导演:刘循子墨

2023年元旦,一部《年会不能停!》炸出打工人的心声。2024年年末,一部《胜券在握》为快乐“续杯”。

电影《胜券在握》讲述了大公司初创员工白胜,在期权兑现周期和公司裁员周期相重合之时遭遇大规模裁员,为了赢回800万期权,展开的一场职场“自救行动”。

影片依旧能看出导演刘循子墨在把握角色复杂性,以及成熟叙事上的游刃有余。

紧凑巧妙的编排,让“打工人”逆风翻盘的“爽文”照进现实;诙谐的言语,描摹了职场“众生相”背后的不甘与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