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大侦探10》《一路繁花》等曝光阵容背后,头部真人秀如何“有效选角”?

《大侦探10》《一路繁花》等曝光阵容背后,头部真人秀如何“有效选角”?

未知

搜狐娱乐专稿(胖部/文)

明星真人秀依然占据着综艺领域的大部分流量。

即使已经频繁被吐槽自我重复、审美疲劳,这种由几位明星组成团队、去户外探险或者海外出行的节目模式,依然是每年综艺热度榜前列的霸主。

这些节目的成败取决于两点:一是明星嘉宾的选择,能否制造较大的前期热度;二是开播之后,能否实现较好的化学反应。头部真人秀的选角,也因此至关重要。

近期,《大侦探》第十季、《一路繁花》等节目公开嘉宾阵容后,都带动了不少讨论。而从中或可看到,当下综艺选角思路上的一些变化。

经历了两年“没钱没爆款”的日子之后,综艺行业是否总结出了一些新的思路,来提升节目确定性和可看性?什么是真人秀的“有效选角”,是否有了比较靠谱的答案?

解构“公式”

伴随着综艺行业的成熟和发展,真人秀选角一般认为是存在一套公式的。

综艺导演卡拉对搜狐娱乐介绍:“一般节目的配置是,主MC大约七八人,其中大咖1-2人,江湖地位高、大众认知度高,镇得住场子;流量艺人3-4人,未必都是头部流量,但能够吸引年轻受众尤其是粉丝;再有1-2位综艺咖,能出梗、活跃气氛。”

这套配置能对应得上如今大部分综艺节目,无论是从节目内容效果,还是市场吸引力的角度,可以说都是行业经过长期配置形成的最优解。

比如近期公布阵容的节目,《大侦探》第十季虽然基本都是嘉宾回归,可以发现人员配置上还是延续了这个思路。

《大侦探》第十季录制路透,图片来自网络

其中“大咖”是何炅和张若昀,后者因为较高的人气,一定程度上已经超出流量艺人对节目的作用;“综艺咖”是大张伟和吴昕;而魏晨、王鸥、杨蓉虽然个人的流量属性不明显,但年轻观众的认知度都不低,而且作为回归嘉宾对节目是有定向流量加持的。

近期开播的《奔跑吧·茶马古道篇》,阵容包括李晨、郑恺、沙溢、白鹿、周深、宋雨琦、张真源。按照这套逻辑,其实也能看到不同分工和嘉宾功能。

此前公布阵容的《一路繁花》则是姐姐搭档少年的模式,看起来形式上有所不同,由蔡明、陈岚(向太)、李小冉、刘晓庆、倪萍、张蔷、贺峻霖、牛在在组成“繁花团”。实质上,发挥的功能是类似的。

而相似之外,也能看到这套班底背后的一些思路变化。

“其实说白了,综艺需要话题,而流量人物能够制造话题。但现在流量明星对制造话题其实很谨慎,那么能自带话题、也乐于制造话题的人物,对综艺来说就有价值了,前提是这种话题节目能接得住,否则节目都可能翻车。”卡拉解析称。

综艺制片人简思艾则进一步指出,如今综艺选角的难度更在于,观众对内容的要求已经不一样了:“不讳言地说,按照这个公式搭建起来的长寿综N代,基本都是电视台在做,看的也基本都是老粉,因为观众对你的这套公式已经免疫了。”

在简思艾看来,明星真人秀最初对观众的吸引力在于,可以看到作品之外更真实的明星,也对明星的生活感兴趣,但如今类似的情绪在消解,除了粉丝群体还会对艺人的综艺表现有期待,“看明星”这已经不足以吸引更广大的路人观众。

“所以综艺现在需要自带话题的嘉宾,让观众来了直接能吃瓜、能玩梗,比如去年《现在就出发》第一期直接邀请了当时正火的‘四大显眼包’范丞丞、魏大勋和白敬亭,范丞丞还直接模仿魏大勋出圈的角色孟宴臣。”

在此基础上,综艺内容本身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

“这两年观众其实更希望看到‘真’,艺人们除了艺能感,真实感也很重要,所以主要嘉宾阵容一般会考虑艺人自己就比较熟悉的。《现在就出发》的班底基本是围绕沈腾组建的,都是他的熟人,剧本的影响也尽可能降低,去放大他们比较自然的交流。”

卡拉介绍,为了能实现这种自然感,制作团队在现场最大的任务反而是保持嘉宾情绪,“如果有人拍摄时缺少表现,制片人会直接过去聊天,问问有没有什么我们没做到位的,或者可以调整一下。”

保“真”的另一面是,观众对于真人秀制造话题和矛盾的玩法,是越来越脱敏的。

今年的《花儿与少年6》,在上一季班底有着不错化学反应的对比下,放大了嘉宾带来的争议,豆瓣开分从上一季的9.3直降至这一季的3.9。总导演李超公开道歉时表示,做节目就像“开盲盒”。

“集齐一群明星就能获得流量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面对更加成熟的观众,节目内容是需要更多诚意的。但新的矛盾点可能在于,节目想呈现的‘真’,可能会让明星选角面对更大的压力。”卡拉指出。

明星需要综艺吗?

事实上,近期发生的不少事件已经让明星们在考量,参加综艺还是否是一笔好生意。

“过去十年里,市场是在飞速成熟的,从一开始可能明星只需要一个简单的人设,就能给观众留下好印象;但现在,场外信息越来越发达,观众正在对人设脱敏,甚至会对真人秀的内容‘逐帧审判’,这对明星们来说绝对不算是好事。”艺人经纪阿灿表示。

从《十天之内回到现实》《花儿与少年6》到《再见爱人4》,观众对综艺内容的“较真”正在让明星和经纪团队们看到一些趋势。

对于艺人侧,过去的很多经验现在都不适用了。

阿灿的艺人最近接到的真人秀邀约,就让团队有些犹豫,“现在的情况是观众对明星其实是祛魅的,甚至是审视的;如果明星本身的个人魅力比较强、情商比较高,其实过去是倾向于让艺人在综艺上曝光吸粉,但在这种审视下,我们也需要考虑是否存在忽视的负面点,是否存在错判。”

不妨先理解一点——明星为什么要参加综艺。

在真人秀刚火爆起来的时候,这首先是一门好生意。相较于需要几个月拍摄的影视剧,只需要录两天就能拿七位数报酬的综艺,是明星变现的好选择;而且当时真人秀录制人设、剧本较多,也是面对粉丝的有效曝光。

但如今的情况早已大为不同,大众正在获得对明星的更多话语权,内容解读的走向更是不可把控;而市场对真人秀内容“真”的要求又越来越高,让明星也很难保证只展示自己好的一面。

阿灿表示:“按照过去的经验,综艺是对明星个人品牌的消耗,其实这种认知是过时的,给观众留下好印象、提升个人资源的例子并不少见,比如之前的孟子义,今年比较典型的还有《乘风2024》的陈昊宇、《中餐厅8》的虞书欣和姜妍等。”

“问题是,这种有效曝光是不可控的。所以现在可能游戏类真人秀还好,如果是社交观察或者旅行类,需要表现真实自我状态的,艺人团队都会比较谨慎。”

导致的结果,比较直观的是如今“综艺选角降级”,今年真人秀内容里的头部流量艺人已经大为减少。虽然这也有去年开发项目预算整体收紧的影响,但艺人参加真人秀的“难”,也是关键因素。

但卡拉也指出,能否成功组局也要看平台和制作公司的资源,“比如有些明星和平台绑定比较紧密,平台的头部综艺可能他们就不好拒绝;或者之前和制作公司有过比较好的合作,如果价格合适,节目话语权也有保证,还是能拉到一些真正的大咖的。”

平台的经济账

但对于平台来说,如今靠砸钱堆资源做综艺的故事,也已经越来越少了。

卡拉介绍,目前平台对真人秀选角的预算卡得也很紧,“S级综艺可以拉大概两三个头部艺人;A级最多有一个头部艺人,或者只有准一线;再往下就只有腰部艺人。而那些反过来需要曝光机会的腰部艺人,一般可能就不给片酬了。”

这也与近几年综艺市场的现状相关。

爆款难导致招商难,招商难导致内容制作受限,导致出圈更难,已经形成了行业的一个恶性循环,能够平播已经是相对理想的状态,不少尝试市场新方向的实验性内容不及预期,也让行业对综艺的投入进一步收紧。

“这也是为什么行业要做熟人综艺,比如《欢迎来到蘑菇屋》或者《毛雪汪》这种,B级却能播出A的效果、或者A能播到A ,是行业最喜欢的状态。但平台又不可能只做小项目,会员和招商的基本盘都太小,所以想把这个经验移植到头部真人秀上来。”简思艾表示。

而针对不同的内容,目前平台也有不同的开发策略。具体来说,就是“吸引招商靠国民度,会员付费靠流量粉丝”。

“在这种运营策略下,头部资源会进一步集中到平台的重点项目,也只有重点项目还能拿到明星。”简思艾表示,“然后平台请人也会有更多考量标准,一方面要看他们在平台之前的作品数据;另一方面如果是综艺曝光度过高的艺人,邀请也会比较谨慎。”

“现在平台想挖掘新的国民度艺人,”卡拉透露,“流量艺人需要曝光机会,但有国民度的艺人很多人参加综艺的曝光度不高,这也是个打开观众想看度的思路。”

但更深层的问题依然是,综艺形式本身要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哪怕做到了极致的‘真’,比如短视频网红,今年的热度周期也是非常短的,而且出现了频繁的话题危机。而综艺在‘真’上无论如何也是比不上短视频和直播的,而明星艺人会遭遇的审视又是远大于网红的,这种风险目前好像很难找到答案。”阿灿表示。

卡拉也认为:“目前其实行业的很多内容是在维持、或者说有微调,所以在选角思路上也还是延续‘公式’,在此基础上尽可能贴近当下观众的审美。但这不会是长期解决方案。”